6月15日,中审学院在敏知楼417召开产教融合座谈会,南京审计大学校长陆华良、中审众环总监王丰、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江苏分所副所长闻国胜等人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施平院长主持。
叶邦银院长介绍毕业生情况
执行院长叶邦银教授汇报了中审学院工作及2025届毕业生情况。他说,2025届毕业生综合升学率超过50%,其中国内考研成功人数较多;就业率突破80%,就业去向包括华为财经(2人)、审计署和税务局等单位(6人)。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中审学院审计学拔尖班首次被纳入高考志愿,受到了广泛关注。
讨论办学计划
王丰总监对中审学院十年来的办学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并简要介绍了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她指出,作为国内排名前十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审众环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战略眼光,其高级合伙人团队中包含三位全国政协委员,能够有效对接国家政策。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审众环建立了完善的体系,包括CPA全周期课程培训和短期前沿板块培训。
王丰总监还提出,未来可探索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中审众环计划通过组织线上线下培训,实现教育职能向多元化转型的目标。
此外,她建议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深化产教融合,要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资源优势,重点提升学生的智能审计能力,为AI审计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
闻国胜副所长介绍了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情况。作为全国排名第14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兴华目前拥有39家分所,在江苏省位居首位,是省内首家成立党委的事务所。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江苏分所已实现1000人的团队规模,年营业额突破10亿元,为100家上市公司提供专业服务。
他特别强调,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与南京审计大学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已与多个学院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合作项目。他表达了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意愿,希望双方能建立更紧密的交流机制。校方对此积极回应,表示将通过宣传教育鼓励更多学生前往事务所实习。
陆华良校长致辞
陆华良校长在讲话中对中审学院的特色办学实践,如经典导读和晨训等活动表示肯定,并感谢各事务所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就业机会及长期以来的支持。他指出,当前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同时要持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积极拓展非学历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
陆校长对未来的合作发展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希望校所三方能够不断丰富合作项目与内容;二是期待深化现有合作交流机制;三是积极开拓新的合作领域,共同探索更多创新性合作项目。
探讨教学和培养
施平院长对各事务所提供的优质实习就业机会及对学生就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承诺将积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事务所的行业实力和领先地位,以持续扩大人才输送规模。
大家还就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共识:学院将适时调整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持续优化教学内容。
大家表示将携手应对挑战,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协同推进高素质审计人才培养工作,为行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校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朝国在致辞中指出,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面临挑战。施平院长秉持教育初心,始终坚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的理念。为实现这一办学目标,学院教师团队全心投入:通过轮班督导学生晨训、亲自参与学生选拔面试、深入学生工作一线等方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生交流提问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针对AI时代计算机算法与财会行业如何更好结合的问题,王丰总监进行了详细解答。她指出,当前AI在财会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并以事务所研究DeepSeek等AI工具为例,说明虽然AI技术发展潜力巨大,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有时甚至会增加工作负担。她特别强调:AI不会完全取代人类,未来更需要的是既懂AI又能培养AI的复合型人才。
对于事务所如何评估学生的AI应用能力这一问题,王丰总监表示,企业更注重通过实际工作场景和小型任务来考察学生的AI工具运用能力,而非仅凭证书判断。她建议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切实提升AI工具的操作水平。
在给职场新人的建议中,闻国胜副所长寄语同学们要踏实做人、踏实做事、灵活处事。她强调,职场成功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灵活的应变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提升综合素质。